全文共1289字 | 阅读需4分钟
我国历史上,很早就统治了越南北部甚至中部,汉朝最南的郡叫日南郡,在越南哪儿呢?
【汉武帝设九郡】
秦二世即位后,南军主将兼南海都尉任嚣因病去世,副将兼龙川县令赵佗深知秦朝已无力派兵南征。岭南三郡负山面海,东西数千里,赵佗遂打算自成一国。赵佗假作秦二世诏书,命其行南海都尉。赵佗令南海军北部的横浦关、阳山关、湟溪关等守将,说盗兵将至,急将道路塞断,设兵防守。
随后几年,赵佗屡次矫诏,陆续诛灭反对之人,用亲信接任三郡之县令。几年后秦朝灭亡,赵佗遂自立为南越武王。
公元前112年(西汉武帝元鼎五年)秋,武帝下诏大赦天下,尽发罪人从军,十余万人,兵分五路南下番禺。
南越国从公元前203年至前111年,自赵佗称王传五世,立国九十三年(按整年算),建都番禺九十三年。
汉武帝将南越之地设九郡:南海、苍梧、郁林、合浦、珠崖、儋耳、交趾、九真、日南。
日南郡设五县,包括西卷、比景、朱吾、卢容(顺化)、象林,有15460户,69485人。首府设在西卷县(今广治省东河市),处在五县的中间位置。
为什么叫日南呢?中原地区主要在北回归线以北,而这里在太阳以南,因此称日南。长安的居民认为,阳光是从南面照过来的,所以日影会在人的北面出现。日南这个地方,太阳有时从北面照过来,影子在南边。日南郡的纬度大致在北纬13°-18°之间,而海南岛在北纬18°以北。
【东汉的日南】
东汉时期,日南郡向北收缩了部分地盘,这也是西汉和东汉国力的写照。当时日南郡有个本地官员到洛阳面见天子,皇帝问他是不是每天都向北看太阳?这个日南人像在天子面前显摆一下学识,就说:并州有个雁门郡,可城门并不是大雁垒起来的。凉州有个金城郡,城墙也不是黄金搭起来的。臣所住在郡虽然叫日南,太阳在南方的日子其实更多。
图-东汉日南郡
东汉日南郡太守虞国,以教化治郡,有两只大雁栖居在其厅堂上。虞国每次出行,双雁便起飞追逐其车马。虞国在任上去世,遗体被归家乡会稽余姚安葬,两只大雁竟追逐送葬的队伍到余姚,栖息在虞国的墓上不肯离去,这就是双雁送归的典故。
东汉的外戚大将军窦武,枭首示众,家族成员多遇难,其妻流放日南郡的比景县。
【日南和林邑】
192年,袁绍与公孙瓒界桥之战时,日南五县之一的象林发生叛乱,象林县功曹之子区连,起兵杀死象林县令,占据了日南郡的南部地区,建立林邑国。
林邑国人的主体不是越人,而是占人,皮肤更黑,这个也很好理解,日照强烈嘛,而且他们信婆罗门教(印度教)。
到三国东吴时期,林邑国便强大起来,攻破日南首府西卷。东吴当然也不会轻易放弃,派兵又收复西卷县。但东吴北边压力太大,无力照顾南面,后来又失去卢容县。直到三国归晋,西晋才重新恢复日南郡。
日南确实太远了,东晋日南太守多贪利侵侮,太守韩戢就横征暴敛。347年(东晋永和三年),林邑攻陷日南郡,杀太守夏侯览,铲平西卷县城。
南朝宋齐梁陈,日南郡南部是中原与林邑国战争高发区。
605年(隋炀帝大业元年),将军刘方以雷霆之势,收复整个日南郡,并袭破林邑国都城。在林邑故地设三郡:比景郡、海阴郡、林邑郡。几个月后,隋朝撤兵,林邑人又从丛林杀回旧地,将日南郡全部占据。不过林邑王范梵志遣使谢罪,其后朝贡不绝,隋朝便以日南郡北方的九德郡,改为日南郡。
(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号立场)
哪个配资平台安全,哪个证券公司可以加杠杆,线上配资炒股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